國務院啟動一批重大技改工程 支持鋼鐵等行業轉型升級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改進公共服務措施,以持續簡政放權便利群眾辦事創業;部署加快企業技術升級改造,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決定統一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推進教育領域公共服務均等化。
會議指出,大力改進公共服務,是簡政放權改革的重要內容,既能方便生產生活,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也是維護群眾權益的應有之義。會議對一些部門和地方回應社會關切、推出便民舉措給予肯定,要求持續下功夫、力求新成效。一是全面梳理和公開各地區、各部門及相關中介、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共服務目錄清單,并動態調整。對服務事項逐項編制指南,列明流程、示范文本和時限等。二是簡化辦事程序,探索將部門分設的辦事窗口整合為綜合窗口,變“多頭受理”為“一口受理”。三是加快推進各級政府間、部門間及國有企事業單位間涉及公共服務事項的信息互通共享、校驗核對。依托“互聯網+”,促進辦事部門相互銜接,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從源頭避免“循環證明”,最大限度便利群眾。同時,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會議決定,在首批清理2001年到2013年國務院文件的基礎上,對與現行法律法規不一致、已被新規定涵蓋或替代、已過時的489件文件宣布失效。
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靜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點評稱,“證明你媽是你媽”,曾被總理當作一個經典的笑話講述,“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也常被用來形容某些公共服務部門的作為。此次常務會議,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部署,特別是簡化辦事程序、促進部門間協同辦理,推廣網上辦理、在線評價等方式,切實能降低方便群眾的生產生活,并形成對公共部門的監督。
會議認為,加快企業技術升級改造,使“中國制造”強筋健骨、提質增效,形成競爭新優勢,是改善供給和擴大需求的重要舉措,既是當務之急,更是長遠大計。會議確定,聚焦《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按照有保有壓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質量效益為目標,啟動實施一批重大技改升級工程,支持輕工、紡織、鋼鐵、建材等傳統行業有市場的企業提高設計、工藝、裝備、能效等水平,有效降低成本,扶持創新型企業和新興產業成長。為此,一要發布工業企業技改升級指導目錄,編制年度重點技改升級項目導向計劃,引導社會資金等要素投向,激發企業對接市場需求自主升級改造的動力。二要簡化前期手續,推動并聯審批,加快項目落地,研究推廣對符合條件且不需要新增建設用地的技改升級項目實行承諾備案管理。三要推進落實財稅支持措施,創新中央財政技改資金使用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鼓勵地方財政加大對技改升級的支持。完善金融服務,健全融資擔保、風險補償等激勵機制,鼓勵銀行開展貸款重組,加大技改升級信貸投放,支持企業擴大直接融資。鼓勵采用眾創眾包眾籌眾扶等融資聚智,突破技改升級難題。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提升技術與效率是經濟下行期的必由之路。經驗表明,在經濟上行期,市場總量大幅擴張,企業日子都好過;但一到下行期,市場不振將淘汰一些企業,倒逼存活企業提升產品質量,改進生產技藝。與新建項目相比,技改項目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特別適合成熟行業和傳統行業。只有過時的產品,沒有過時的產業,通過最新技術改造已有產能,將助力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推動技改要堅持企業主體地位,政府應給予技改一定稅費優惠,擴大專項資金規模,發揮財政撬動作用,突出做好審批備案、檢驗檢測、試驗認證等公共服務。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分析說,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面臨主要任務是促進工業發展由主要依靠資源消耗向創新驅動轉變,一般加工制造向高端制造轉變,技術改造作為依靠增量投入引導存量調整的投資方式,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關鍵抓手。
|